首页 > 教育 > 教育资讯 > 正文

河南师范大学 “中原红色精神”口述史实践调研活动之林县纪实

文章来源:精彩河南网
字体:
发布时间:2017-07-31 13:59:50

   

 

编辑:李丹

 

精彩河南网林州讯 “劈开太行山,漳河穿山来,林县人民多壮志,誓把河山重安排。心中升起红太阳,千军万马战太行,毛泽东思想来统帅,定叫山河换新装……”这首歌叫做《定叫山河换新装》,是电视纪录片《红旗渠》的插曲 ,也是河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“中原红色精神”口述史实践调研团来到安阳林州后学会的第一首关于红旗渠的歌曲。
中原大地英雄辈出,红色文化资源和红色精神历久弥新,为实现全程育人、全方位育人,这个暑假,河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依托学院“中原红色文化资源”研究中心,彰显学院特色和学术特色,组织开展以“中原红色精神”口述史实践调研为主题的2017暑期“三下乡”社会实践系列活动,为挖掘中国共产党丰富的革命文化资源,促进革命文化和中原红色文化的传承创新发挥积极作用。
在安阳林州开展的“红旗渠精神”口述史访谈整理活动,是本次“中原红色精神”口述史实践调研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。7月15日——7月22日,这支全部由在读研究生组成的“中原红色精神”口述史实践调研团队充分发扬从中原红色精神中学到的艰苦奋斗、自力更生精神,深入林州12个乡镇的14个村进行访谈调研,采访到当年的21位修渠人,听他们讲述了当年修建红旗渠的故事。
QQ图片20170731135935.jpg

 

访谈过程中,队员们克服天气炎热、语言不通、区位不熟、访谈对象随机性强等困难,以饱满的热情、严谨的态度投入访谈。由于当年修建红旗渠人数多,现存资料记载较少,队员们只能根据当年修红旗渠的劳模名单,走村串户、挨家挨户的打听这些老人的住处。每次去寻找采访对象,大家都满怀未知和忐忑。另外,队员中无一人是林州本地人,由于受到当地方言的影响,语言的沟通也成了我们本次实践调研的又一大障碍。
 巍巍太行山,铮铮铁骨情。在访谈过程中队员们发现,时至今日,老人们对修渠时经历的一些事情依然记忆犹新,通过他们的讲述让队员们深切感受到在那个艰苦的时代,劳动人民为了能改善自己的家园而艰苦奋斗、百折不挠的拼搏精神。
 在红旗渠的最后一天,第二小组的队员们采访了林州桂林县南山村90岁高龄老人郭用喜,老人年轻时候吃得了苦,年老了依然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,“我不在意是否被评上了劳模,也不在意自己能否活到百岁。”老人通过编快板、说快板给队员们带来了一场别开生面的访谈,也让大家由衷的感受到修渠时候的困难和不易,明白了如今的红旗渠之所以会如此辉煌,那是因为有了当年“十万大军战太行”的使命,我们应该好好珍惜眼前的美好生活。
在岁月的长河中,红旗渠精神宛如一面鲜艳的旗帜,飘扬在祖国的上空,这被称为“世界第八大奇迹”承载了十万林州人民的辛苦劳作,凝聚着“艰苦奋斗、自力更生”的精神力量。红旗渠的故事和精神,是队员们更加深刻地认识到,中原红色精神的传播和传承,需要当代青年学子不忘历史、身体力行、艰苦奋斗、以身作则,将中原红色精神融入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践行中去,带动更多的人去学习、发扬前辈们留下的优秀传统和品质!(赵妍)

新闻爆料